无锡10万育龄妇女不孕 应减少环境激素摄入

发布日期:2019-06-17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无锡10万育龄妇女不孕 应减少环境激素摄入

    生殖中心候诊处坐满了患者。


      
       结婚两年没有怀孕的顾女士夫妇,3月30日上午来到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就诊,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就诊患者排起了长队。“无锡目前约有10万名育龄妇女不孕。”该院生殖中心常务副主任、生命科学博士蔡立义语出惊人:“近40年来,男性的精子密度下降了70%,而且还在下降。”导致不孕不育人数不断增多的原因,除了大众熟知的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因素外,蔡立义还提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概念———环境激素,并认为是这东西造成了男性精子减少、雄性退化乃至男性不育症的高发。
      
       环境激素会引发生物绝种
      
       蔡立义介绍,环境激素是指外因性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模拟体内的天然荷尔蒙,与荷尔蒙的受体结合,影响本身体内荷尔蒙的量,使身体产生对体内荷尔蒙的过度作用,引起内分泌系统失调,进而影响生育、发育等机能,甚至还有引发生物绝种的危害。
      
       “日常的食物、饮水中大量存在着环境激素物质,这东西造成男人的精子减少,还会导致怀孕胎儿的畸形。”蔡立义说,常见的环境激素包括有机锡、二口恶英、双酚A及其衍生物等,这些物质存在于瓜果、蔬菜、化妆品、食品中,当其进入人体时会让内分泌系统误以为是天然荷尔蒙,而加以吸收,占据了在人体细胞中正常荷尔蒙的位置,从而引发内分泌紊乱,造成人体正常激素调节失常。
      
       每年发现百余男子“无精”
      
       资料显示,在上世纪70年代,男性的精子密度普遍都在6000万/毫升以上,而且相当一部分男性的精子密度达到或超过1亿/毫升。而现在很少有超过6000万/毫升的,大多在2000万—4000万/毫升。40年来,精子密度下降了70%。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第五版人类精液分析新标准,规定精子密度在1500万/毫升以上算正常。男性不育门诊,首个检查环节就是检测精液。3月30日上午,记者在妇幼生殖中心门诊看到,等待精液检查报告结果的男士排起了长队,而负责精液检测的是两名“80后”女医生。到中午11点半,她们还没有将上午患者的报告检测完。“现在,每天都有近40名男子来检查精液,多的时候有近50人,这些来检查精液的男子,绝大多数症状是不育。”正在进行精液检测的袁医生告诉记者,手头这个精液标本,在显微镜下一个精子都看不到。这名患者就是一个典型的无精症患者。据悉,妇幼保健院近年来,每年来检查精液的男性中,有100多人是无精症。
      
       今年无锡将诞生500名试管婴儿
      
       近几年市妇幼保健院不孕不育门诊的就诊人数,每年以近15%的速度递增。
      
       2010年门诊人次为4万,2011年达到了5.2万,今年预计将突破6万。此外,中医治疗不孕不育的患者也在逐年增多。专门请上海妇科中医专家来锡会诊的泰坤堂中医馆,每周只有两天门诊时间,但几年来门诊收治的不孕患者每年增幅达到12%左右。现在每月8天门诊,来看不孕的女性有近150位。据了解,目前,无锡市只有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可以开展试管婴儿技术,去年共诞生了近250名试管婴儿,而今年预计将诞生500名试管婴儿。蔡立义说,目前来接受试管婴儿手术的女性平均年龄31岁,其中也有年纪较大的。这些人因工作忙将生孩子的事耽误了,还有是中年丧子的。前段时间,有位45岁的女性实施了试管婴儿手术。她是无锡地区实施这一手术年龄最大的患者。
      
       日常尽量减少环境激素摄入
      
       不少市民都知道,怀孕前夫妻双方工作、生活压力不能过大,要远离有毒有害物质。蔡立义表示,环境激素无处不在,要彻底杜绝并不现实。人们要尽量减少释放环境激素等有害化学物质,加强对人工合成化学物质从生产到应用的管理,不用或少用包括杀虫剂、塑料添加剂等在内的环境激素。
      
       “尽量要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因为垃圾焚烧能产生大量二口恶英,而释放大量环境激素,更要命的是二口恶英还会溶于脂肪。”蔡立义介绍,比如说,在垃圾焚烧场附近有生物的话,生物会吸收二口恶英,人吃了这些食物体中也就有环境激素了。他建议,日常不要使用聚氯乙烯塑料容器加热,因为其中添加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是一种环境激素,可能在高温中渗出;不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面,这类容器中倒入热水后,苯乙烯会溶出;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洗涤剂成分复杂,多含有各种苯酚类有机物,是重要的激素来源;简化房屋装修,苯等挥发性有机物存在于装修材料;消费肉类要适度,禽畜饲料中含有大量激素类物质;多食用谷物和黄绿叶菜,有利于化学毒物从体内排出,多饮茶也有助于将体内的环境激素排出体外。(何玉洁)
      
       链接
      
       环境激素日常治理

      
       1.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因为垃圾(特别是废旧塑料制品垃圾)焚烧能产生大量二口恶英,释放大量环境激素,所以应尽可能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饭盒、一次性卫生用品、一次性婴儿尿布等。
      
       2.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布袋。塑料袋不仅增加垃圾数量、占用耕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为严重的是它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进行焚烧,又会产生二口恶英等有毒气体。
      
       3.选用大瓶、大袋包装的食品。商品的过分包装,加重了自然界的生态负担和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据统计,在工业化国家,包装废弃物几乎占家庭垃圾的一半。在日常生活中选用大瓶、大袋包装的食品,可减少包装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4.不用聚氯乙烯塑料容器在微波炉中加热。因为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中添加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是一种环境激素,而它可能在高温中渗出。
      
       5.不用不合格的塑料奶瓶。在聚碳酸酯制成的奶瓶中倒入开水后,双酚A会溶出。
      
       6.不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面。方便面容器90%以上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而原料苯乙烯是一种致癌的环境激素类物质。在这类容器中倒入开水后,苯乙烯会溶出。
      
       7.少用室内杀虫剂。杀虫剂是环境激素的一种,它因毒性、高残留性在生物圈中循环,破坏生态平衡,损害人的神经系统,诱发多种病变,是人类健康的重大隐患。特别是在密闭的室内,杀虫剂会富集和残留,浓度越来越大,严重损害居住者健康。
      
       8.简化房屋装修。装修房屋不仅浪费大量资源,而且还为健康带来隐患。氡气存在于建筑材料中,可诱发肺癌。石棉是强致癌物质,存在于耐火材料、绝缘材料、水泥制品中。家具黏合剂中的甲醛可引起皮肤过敏,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并具有致癌和致畸作用。苯等挥发性有机物存在于装修材料、油漆和有机溶剂中,多具有较大的刺激性和毒性,能引起头痛、过敏、肝脏受损。甲醛、苯等物质可释放环境激素,危害人体健康。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