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儿童成长的重要场域

发布日期:2019-05-29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课堂:儿童成长的重要场域 

    课堂,是交织着多重声音的世界。它不是单纯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空间。课堂,是学校改革的核心。课堂变了,教师才会变;教师变了,学校才会变。因此,读懂课堂,就成为每一位教师成长的标识。

    为了更好地引领教师拓展教育思维疆界、增强改革实践力度,深入认识和研究课堂,从本期开始,周刊特别编选著名课程学者、基础教育课程研究领军人物钟启泉教授“课堂研究三部曲”中的优秀篇章,系统解读课堂的内涵与转型探索,以飨读者。

    康德在其《教育学讲义》中说:“人唯有凭借教育才能成为人。人绝非人所创造的教育以外的产物。确切地说,人唯有凭借人,亦即唯有凭借同样受过教育的人才可能受教育。”学校教育中的“教”与“学”,通常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活动展开的。那么,学校的课堂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课堂是“儿童成长”的场域。教育不是单纯地习得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而是人格陶冶的过程。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成长”。“成长”是借助“经验的重建”——统整每时每刻的经验的种种要素,来丰富经验的意义,从而为尔后的经验提供方向。在这种经验的重建过程中,“知识”与“技能”作为知性反思的产物被习得。也就是说,它们是探究过程所衍生的副产品,“成长”的主旨终究是更为优质的经验的重建。对于经验的重建而言,“感受”具有极大的意义,任何一种思考都是环境与人的交互作用。当儿童直面眼下的具体情境,必然会有所观察、有所倾听、有所感悟,这就是“开放儿童的经验”。直接地反映这种“人、事、物”的侧面,就是感性的侧面。这种“感性”尚未构成“概念”,它反映的是客体的直观。整体的意义、儿童的“探究”,就是利用它作为推进力得以展开的,而这种经验过程的知性反思就是“理解”。儿童正是在基于经验的学习的日积月累之中,获得了对于自身潜能的信赖,从而培育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与自信。罗杰斯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是兼备逻辑性直觉、理性与情感、概念与经验、构思与意义的。”

    课堂是培育“文化传递力与文化创造力”的场域。社会在不断变化,新的知识、技术和行为方式作为其文化的一部分得以积蓄起来。社会的延续发展有赖于人类文化的传承,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文化传承的活动。提起“文化”,人们往往会联想到科学、艺术、道德、制度之类的样式。事实上,文化是社会中人们实现各自理想的人类活动的过程,科学、艺术、道德、制度等不过是在这一过程中衍生的产品。也就是说,在文化的传承中,创造文化的人类的活动过程是不可或缺的。文化的传递并不是以单向地从先辈传承给后辈的方式来进行的,年轻的后辈必须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创造的能力与态度,仅仅是单纯地培育具有知识、技能的人,并不是教育的目的。

    进一步说——课堂也是儿童体验“文化创造的共同体”的场域。文化传递与文化创造的统一并不是在彼此孤立的儿童身上发生的事件。正如文化是社会的人们实现理想的人类活动的集体实践过程一样,教育也是集体性的文化传递与创造的过程。换言之,课堂教学是以科学、艺术、技术之类的人类的文化方式作为媒介,生成自身的意义,在儿童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换意义。以学科教学的情境为例,它并不是儿童获得“标准解释”“标准理解”的一种代码或是唯一的“标准答案”的过程,而是儿童以教材为媒介,了解不同于自身的另一种代码的存在,并且体验自身的代码体系的相对性的过程。这样,直面意义生成的现场,儿童成为新的“意义生成的当事者”,并且“参与了社会的文化共同体的实践”。

    课堂,绝不是寂静无声的墓地,而是交织着多重声音的世界。归根结底,学校的课堂不是单纯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空间。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