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什么样的童年,就会成什么样的人

发布日期:2019-07-04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给孩子什么样的童年,就会成什么样的人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网友@ze ran 分享自己孩子的一件趣事,还挺有意思的。

    儿子一岁,刚会走,去一个游乐场玩。刚下过雨,他扶着一个小台子,拨上面的雨水,笑得咯咯的。手滑,呱唧,趴倒在地上,哭的稀里哗啦,衣服也湿湿的。

    这是个机会。

    一年后,儿子两岁,能听懂话,说几个简单的词。我第二次带他去那个游乐场,问他,你来过这里吗?他想了想,走去上次那个台子,拍拍自己,说,“倒”

    Amazing!

    两岁的孩子,可以记住一岁的事!婴儿期不是没有记忆的,一岁时摔一跤,可以记一年,不会语言,也有记忆。宝宝并不是看起来那么懵懂。

    又一年后,儿子三岁多,已经可以说很多话了。再去游乐场,他已经忘记一岁时摔过的事了。

    很有趣。似乎学会语言后,记忆有了新的编码方式,而婴儿时的未编码过的记忆,就消失了。

    此刻的你也许也想问一下你的孩子,是否还记得婴幼儿时期的记忆,或者搜索自己脑海中那些1岁或者2岁以前的记忆,却发现怎么也想不起来,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大部分人都不能想起3岁以前(甚至5岁以前)的记忆?而有一些人却能对发生在1、2岁的某些事情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1、小时候发生的事情,孩子能记住多少?

    纽约城市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凯瑟琳•尼尔森(Katherine Nelson)一直在研究儿童记忆的课题,她说:“婴幼儿从什么时候才会开始形成真正的情景记忆,这个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因为就算有孩子能记住一些事情,但这些记忆依然十分脆弱,而且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但2010年发表在《发展心理学》上的一项研究有了重大的发现,该研究访问了一批10岁以下的儿童,结果表明,20%的孩子记得自己一岁前发生的一些事情(并且得到了父母的证实)——甚至有几个孩子的记忆能追溯到一个月的时候。

    所以,哪怕是婴儿也能学习并保存一小段时间内的信息,这打翻了很多心理学家的认知,他们普遍认为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尚不完整,无法形成明显的长期记忆。

    不过有几个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哪些信息能够保留下来?哪些又会被忘记?这些早期记忆能保存多长时间?它们什么时候会彻底消失,又是为什么消失?

    2014年,《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从婴儿期、童年期直到成年期,海马体内掌管记忆与遗忘的某个脑区会不断产生新的神经细胞。研究者宣称,伴随着新细胞的诞生——这个过程叫做“神经发生”——大脑必须清除旧的记忆以腾出足够的空间。

    因此,成年人基本不会记得两岁以前发生的事情——甚至包括亲人死亡、弟妹出生、住院、搬家等重大事件。大约从三岁半开始,才会出现一些能够保存到成年期的清晰记忆;即便如此,三岁半到青春期的记忆也没有多少会保留终生。

    这样看来,童年记忆的丧失似乎也是在所难免了。

    2、童年的记忆总是在影响着孩子,即使已经忘记

    记得有一天晚上,卧室里灯光昏黄,女儿缩在安抚巾下面,含混不清地嘟囔着哄自己入睡,突然我听见她说:“我们都是活的。我们不会死吧?”

    她为什么会问这个?我想道。“呃,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死。”我回答,希望这对她来说不会太过沉重。“可是我们喜欢活着,所以我们都会尽量让自己活得久一点,对吧?”

    “对。”

    我很惊讶孩子会说出这样一段话,同时内心又充满欣慰,孩子这份对生活和人生的向往和期待,我时常想,之所以孩子会这么说,是在她的脑海中,肯定是储存着明朗和美好的记忆的,而这些记忆中的大部分又都是我们做父母的给她的,确认了这一点,让我再一次欣慰。

    从婴儿期到童年期早期是人格成型的关键阶段之一。在这段时间里,脑部神经连接经过不断的裁剪,逐渐固定下来,价值认知和身份认同开始形成,语言和人格高速发展。尽管成年以后,这个关键时期的大部分信息都将不复存在,但是这些记忆在无形中塑造了孩子的人格。

    就像女儿突然冒出的对“死亡”的思考,正是因为平时我总是很平和的告诉她生命的自然发展过程一样,才让她懂得生命的珍贵和美好的一面,对未来的生活寄予了热情和期望。

    要知道,不管年龄有多大,人总是难接受“消失”的概念,无论消失的是生命、某个瞬间、一段视频还是时间长河中专属于我们的一滴水珠。所以,父母常常是孩子早期生命的承载者,帮助他们填补记忆中的空白,就像夫妻和朋友经常为彼此做的那样。当你失去某个深爱的人,你自己生命里的一部分也将随之而去。

    3、记忆会消失,但时刻都在塑造孩子人格

    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在《错把妻子当帽子》一书中引用了路易斯•布努埃尔(Luis Buñuel)的名言:“没有记忆的生命毫无意义……记忆让我们的行为保持前后连贯,我们的动机、情感乃至行动统统来自记忆。没有它,我们什么都不是。”这样的观点深入人心,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也曾提出,记忆即自我。

    但是现在,有的研究开始质疑这一理念。

    2015年,耶鲁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者在《心理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宣称对于身份认同感来说,道德比记忆更加关键。

    研究者调查了额颞叶痴呆患者(脑部前额皮质受损可能导致欺瞒及其他社会性的不良行为)、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患者(主要影响肌肉控制,也就是渐冻人)和阿尔茨海默症(它会导致失忆)患者。结果发现,只要道德感没有受损,那么哪怕患者的记忆遭到损伤,人格依然可以保留下来。“

    所以,遗失的童年记忆其实一直伴随着我们——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形式:它深植在我们的道德和直觉之中。

    埃默里大学心理学系家庭叙事实验室主任罗宾•菲伍什(Robyn Fivush)表示,依恋理论的观点也大致如此,婴儿期得到积极耐心照料的孩子长大后安全感更强,也更容易付出和接受爱。“谁也不会真正‘记得’这些早期的体验,”她说,“但它们仍然留下了长期的影响。”

    从婴儿期到童年期早期是人格成型的关键阶段之一。在这段时间里,脑部神经连接经过不断的裁剪,逐渐固定下来,价值认知和身份认同开始形成,语言和人格高速发展,尽管成年以后,这个关键时期的大部分信息都将不复存在,但它们对人格产生的是难以磨灭的影响。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有条件的话,还是尽量多抽点时间来陪伴孩子,参与她成长的点点滴滴,哪怕他会忘记我们一起度过的分分秒秒,哪怕我或许也会忘记,但它总会留在某个地方,留在我们的精神深处——虽然我们看不见它。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