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错过孩子0-6岁最重要的成长期

发布日期:2019-07-09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不要错过孩子0-6岁最重要的成长期



    过年回家,为了弥补女儿,她特意带女儿出去吃好的。

    女儿却扭扭捏捏,鼓励了好久,才支支吾吾挤出句话:“我同学说蛋糕特别好吃,可奶奶说,卖蛋糕的老板死了。”

    仔细一问,原来,女儿过生日那天,和奶奶说想吃蛋糕。

    奶奶去外面转了一圈,回来说:“哎呦,那卖蛋糕的老板死了。”

    朋友家境不差,也定期给老人寄钱,可老人节俭惯了,不舍得给孙女买。

    一想到女儿过得如此小心翼翼,朋友流了一夜的泪,决定再苦也要把女儿带在身边。

    谁知道,孩子委曲求全的性子已经养成。

    有一次,孩子削苹果,把大拇指削伤了,血流涌注,她硬是用餐巾纸抱起来,藏在口袋里,直到朋友发现,她才哭:“妈妈,我不是故意的,你别生气,别送我去奶奶家。”

    看着可怜兮兮的女儿,朋友大哭了一场。

    送女儿回老家时,她是做过思想准备的,想着趁年轻多赚些钱,等孩子大了接回来上最好的学校。

    可没想到分离几年,给孩子的伤害竟如此之大。

    我身边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想法,觉得孩子小,交给老人负责好吃喝拉撒就行,等到了读书的年纪再接回身边教育,自己也可以趁年轻安心赚钱,一举两得。

    殊不知,大错特错。

    育儿专家说:

    “不要以为孩子1到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如果父母让孩子1到6岁在老人那里度过,等孩子6岁时再接回来上学,那么这个孩子在学校要么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要么成为无法无天的捣乱者。”

    我们承认,现在很多老人也开始学习科学育儿,但,再好的祖父母,也比不上父母重要。

     

     

    犯罪心理学李玫瑾教授说:

    “孩子三岁之前,最好由母亲亲自抚养。人在生命的早期是很无助的,他所有需要的满足和快乐都和抚养人息息相关。认人是最早的情感现象,也叫依恋,由此父母才获得抚养孩子的心理资本。”

    《爸妈学前班》做过一期原生家庭的节目:“如果你的人生只能留下一个人,你会留下谁?”

    演员章龄之的选择,让人感概万千。

    主持人列出她人生中最重要的8个人物:“爸爸妈妈,高中好友,老公和两个儿子,外公外婆”,让她依次划掉,划掉的人从此不再出现在她的生命里。

    她毫不犹豫先划掉爸爸,然后是妈妈;

    犹豫之后,划掉高中好友;

    再度犹豫之后,她依次划掉老公,儿子,外公;

    最后,她选择留在生命里的,是外婆。

    她很认真的强调:“我外公外婆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是无可捍卫的位置。”

    为什么在她心里,父母的位置如此之低,连高中好友都比不上?

    原来,章龄之从小由外公外婆抚养长大,父母在她1岁时去日本发展,直到她18岁才回来。

    章龄之心里对父母一直是怨恨的,她14岁时接拍广告赚了一大笔钱,全部交给外公外婆。

    但她心里真正想向父母证明的是:“我这么小都可以赚这个钱了,你们要的东西我一直能做到。”

    她和父母的关系很疏远,对待父母的态度也很恶劣,就连婚姻大事也从未理会父母的意见。

    在心理老师面前,章龄之数度哽咽:

    “我和父母从来没有肢体接触,每次都隔着一米多的距离,虽然现在有一些沟通,但我没有和我爸妈说过,我有很多缺失,我内心有很多小女孩的依赖,很累的时候,我一定要回到外婆家,躺她身边一起睡个午觉,才觉得充电充完了。”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女孩从1岁到18岁,从渴望父母到记恨父母,再到不需要父母,她艰难跋涉了多久。

    唯一确定的是,当她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不在;

    当父母回来的时候,她已经不再需要了;

    而这漫长的分离,直接导致的,是她一辈子安全感的缺失。

     

    孩子性格的基调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基本在3-6岁奠定基础。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错过这个时期,父母就很难调整孩子的性格底色。

    英国有一部拍了50年才拍成的系列纪录片《人生七年》,讲述14位孩子从7岁到56岁的人生经历,导演每隔7年就会找到这些孩子,拍下他们最近的状况,追问决定人生的答案。

    最后总结出一句话:

     

    纪录片里,在记者有针对性的提问中,我们惊奇的发现,7岁孩子在“教育”,“婚姻”,“梦想”方面表现出的性格特征,贯穿并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这一点在小男孩Paul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父母离异又各自再婚,他被送到儿童之家。

    7岁时,他自卑内向迷茫,表示自己不喜欢学校,不想结婚,也不太在意是否开心,如果非要说梦想的话,希望自己少被打,少被罚站。

    这种性格特点贯穿了他整个人生。

    长大后的他频繁失业,晚年也只能通过妻子的帮助谋得一份临时工作;

    在爱情里他一直觉得自己需要寻求心理帮助,每一次吵架他都是“好吧你离开吧”的逃避方式;

    56岁的他在镜头面前,一如那个7岁的小男孩,拘谨,忧伤,无助。

    早教专家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里对“七岁看老”做了科学解答:

    “孩子生命成长中最重要的阶段是0-6岁,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动,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顺利通过后,孩子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并释放出内在的新的生命力。”

    这个过程孙瑞雪定义为“敏感期”。

    同时证明:孩子只有处于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才会出现敏感期。

    父母在这个阶段教育孩子往往事半功倍,孩子也易形成更多的正面性格,反之,孩子内心缺失也越多。

    而6岁以后,孩子的吸收性心智随着年龄增长也逐渐消失;

    12岁以后,孩子自我形成,开始有离开父母的内在动力,那时候父母再管教意义也不大了。

    很多父母会问,我们小时候从不懂什么敏感期,还不照样长大?

    学前教育专家吴晓辉解释:

    “如果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漏掉了几个敏感期,他仍会长大成人。但许多成人很痛苦地发现,在他们心理,生理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上漏掉了许多地方,使得他们没有安全感,动作笨拙,对艺术无知,不擅交际,依赖他人,优柔寡断等等,这都是漏了敏感期的后遗症。”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在孩子生命成长最重要的前六年,父母给予越多的关爱和引导,孩子性格中的正面能量也就越强大,也越有力量对抗成人后的世界。

     

    父母都恨不得把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送到孩子面前,给孩子最好的早教机构,最好的学区房。

    于是努力赚钱,期待哪天赚够了钱,就可以享受“父慈母爱子孝”的天伦之乐。

    只是,钱永远也赚不完,孩子的前六年错过,却再也没法弥补。

    错过的不只是本该亲密的亲子关系,还有孩子内心永远的缺失,而这些,决定着孩子未来的成长路线。

    《人生七年》里,记者询问一位56岁的主人公:“什么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他思索很久后回答:

    “父母最好的礼物,是不会改变的爱与支持,以及投入的时间。父母应该无条件花时间陪孩子。”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