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玩耍”与儿童的身体成长息息相关

发布日期:2019-07-29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自由玩耍”与儿童的身体成长息息相关

    小女儿每天放学写完作业,都会有自己空出来的时间专门去“玩”。孩子玩的那些游戏看不出什么意思,但是她自己却乐在其中,总是拿着自己“玩”出来的花样成果来给我炫耀,有时还会因为玩把房间弄的乱糟糟,但我从不干扰她玩,因为我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不会玩”。

    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本身就是个不会“玩”的人,我小时候最羡慕的就是那些“会玩”的孩子,看着领头的孩子带着家属院里的一群孩子,疯玩,疯跑,我总是远远的站着,我融入不进去,我也带领不起来,我只会看书和读书,童年的我感觉特别的孤独。而最让我觉得懊恼的是,长大后,我发现不会“玩”成了工作上最大的阻碍。不仅让我在做一些具有创意性工作的时候,缺乏了思维的广度,还间接影响了我工作上团队合作的能力。

    目前不少小学和中学生家长都跟我反映,自己的孩子“不会玩儿了”。放假了,不是宅在家里、就是抱着电脑、手机,孩子不愿意出去感受外面的世界,即使出去也是提不起兴趣。“不会玩儿”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很难找到健康的娱乐和减压方式,害怕独处、不爱运动、沉迷网络等情况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这些都是因为父母忽视了“自由玩耍”对孩子的重要性,时间长了让孩子丢掉了最简单的快乐。

    自由玩耍和游戏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需。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充足、无拘无束、独立自主、拒绝屏幕的游戏时间,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反思力及缓解压力的能力。

    ——美国儿科学会(AAP)关于游戏重要性的临床报告,2007

    很多父母会觉得,玩会耽误了孩子学习的时间,其实不然。只有多样化的活动类型,以及得到充分的休息的身体和大脑,才能提高孩子吸收新信息的效率。所以说,玩和学习同样重要,玩是促进儿童学习自主性的最好方式。

    美国斯坦福大学相关专家经过科研对孩子玩的意义做了如下总结:

    1、玩可以让孩子比较早的学到一些社交的技巧。

    孩子通过和他们同龄人之间的玩耍,可以学到很多的社会交往技巧。比如说他们可以在玩耍的过程中了解伙伴情绪的变化。

    2、玩对于孩子情绪的调节与控制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

    比如说几个孩子在玩同一个玩具时,孩子需要等待轮到他的时机,这就是一种自我调节能力。同时,也是一种情绪的自我调节,比如说当孩子感到比较沮丧,心情不好的时候,需要有一种自我的控制,而不是立刻把这种不良的情绪宣泄出来。

    3、通过玩耍中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可以提升孩子肌肉的能力。

    孩子会玩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锻炼自己相关的肌肉机能,比如说去拿住玩具,拿住笔,还包括大动作,如何去控制自己身体的一些部位等。

    4、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可以学会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说当他们在玩耍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有关争抢玩具的问题,他们就会主动去想如何去解决;当多名孩子在一起玩集体游戏的时候,他们也会去思考如何公平地玩这个游戏,而且在玩的过程中他们也要不断地想一些新的办法,让这个游戏继续下去,而不至于中途中断。这些都将为成年后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打下基础。

    一个会玩的孩子,表达能力一定不会差,因为他首先需要向伙伴们讲明白玩的规则是什么?这种能力在长大成人后的学习、工作上,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能力。就像我拿着方案需要去和客户来讲解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表达能力总是很差,需要讲很长时间才能把方案表达清楚。

    一个会玩的孩子,沟通能力也一定很强,因为他可以组织起一群孩子跟随他一起玩。在玩耍中,孩子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相处。他们学着去了解另一个人的想法,通过谈判和妥协解决冲突。这在无形中为孩子的社会交往做好了最初的铺垫。小时候,如果能够组织一群人去玩,长大了,自然也能组织一群人去赚钱,这些能力都是相通的。

    一个会玩的孩子,创造力也一定非常多,在自由玩耍中,孩子双手的灵巧性受到锻炼,因四肢运动与大脑思维之间的生理联系,而促使孩子大脑最富创造性的区域得到开发。富有创造力的孩子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评论事物,喜欢尝试,思考变化多,反应迅速,不受已知信息的限制等。而他也总是有新鲜玩意来引起其他孩子的热情。这种能力放在学习上、工作中也是一样,面对问题可以举一反三,可以有多重思维,以及更多的创新出来,一定比我这样只会死读书的孩子强很多倍。

    小时候因为我不会玩,所以妈妈常常教我玩,妈妈说:“你会玩,才能交到更多朋友啊!”妈妈小时候就是玩的多面手,而且都是同学间口口相传的“跳皮筋大王”,“乒乓球高手”的响亮称号。而这些能力也在她工作以后也凸显重要,因为沟通能力,亲和力特别强,妈妈在单位里是最受欢迎的人,上到领导下到职员都相处融洽,以至于现在都退休了,单位里有什么热闹的事情,也要喊上这位“老大姐”一起参加,妈妈说:“他们说没我在,不快乐!”

    我之所以给大家表明这些,就是想告诉家长们,如果一个孩子,仅仅是死读书,而不会自己“玩”,不会带着身边的孩子“去玩”,那么在未来,他的社会融入能力就会比那些擅长玩的孩子慢半拍。当家长都在抢占“起跑线”的时候,你的第一步就输掉了,家长培养孩子,都是希望将来他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自我价值的体现,而不是成为一个只会老老实实读书考试的孩子吧?

    尽管游戏益处诸多,生活在富足与安宁中的孩子们自由玩耍的时间却在明显减少。他们面对的是一种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的教育方式。记得在抖音看到一系列的主学科老师听说音乐老师生病了,体育老师请假的消息,快步赶向教室去占课的搞笑视频。这些视频其实也反应了当下,学校为了提高孩子在阅读和数学方面的能力,削减了课间休息、艺术课和体育课的时间。

    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的托尼·瓦格纳教授指出玩耍才是对学习的真正激励。“对学习的真正激励,主要是来自内心的激动。这需要理解三个因素:玩耍、激情、信念。玩耍是一种基于探索的学习,它可以导致年轻人产生激情并孜孜以求,并将激情转化为更为深层的信念。即通过玩耍将好奇心、兴趣变成激情,并成为一种信念和目标。因此,有意义的玩耍比学习成绩重要得多。

    在这里我给家长们几个培养孩子玩的好方法:

    1、多参与互动游戏学会呼朋唤友

    家长不妨多给孩子们创造一些机会,教孩子一些能够和朋友们一起玩耍的游戏,比如适合小孩子的捉迷藏、丢手绢、丢沙包等等,这样,相当于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接触他人、与人交友的机会,在和朋友们的玩耍中,孩子的情商也会进一步提高,从而让游戏也变得更有意义。

    2、让孩子多贴近大自然,玩些“绿色游戏”

    我们的家长带着孩子亲近自然,除了调节心理状态、增进亲情外,还可以预防“自然缺失症”。“自然缺失症”这一概念由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Richard Louv)在其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中首次提出,这是当今社会的一种现象,即儿童在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造成自然缺失症的原因主要有:父母阻碍儿童在户外玩耍;现代社会城市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快,荒野和草地减少;电子产品的日益盛行,成为生活中不可取代的部分;自然教育在学校中的重要性降低等,所以城市儿童患上“自然缺失症”的几率增大。 在这里建议各位家长不妨在不同的季节,多带着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感受一下春夏秋冬独特的气息,看看春天的花开,了解下秋天的落叶;看看溪流里的小鱼,追赶下林间的小动物。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