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阳了”怎么办?守护宝宝健康

发布日期:2022-12-27 10:47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宝宝“阳了”怎么办?守护宝宝健康

    又到了冬春季检验宝宝免疫力的时候,家长们做好准备了吗?

    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的双重侵袭,武汉市第一医院儿科多拳出击,将预防和治疗相结合,为宝宝健康“保驾护航”。

    提示

    以下中药均可选择代煎到家开袋即喝,也可选择颗粒剂冲泡服用,简单方便。

    一、预防感染组合拳



    二、对症治疗选择多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咳嗽,4岁以上孩子出现咽喉疼痛、呕吐的症状更突出。故主要针对这些症状备用1-2周疗程药物,不建议盲目大量囤药,容易造成重复用药风险。

    01 中医治疗





    上感糖浆使用说明



    止咳糖浆使用说明

    02 西医治疗





    三、推拿治疗可操作

    0 1 症见咳嗽

    予清肺经、揉膻中、揉肺俞。

    清肺经∶操作者蘸取滑石粉,拇指螺纹面直推患儿无名指螺纹面,方向为从指根到指尖,单手操作300次,频率为250~300次/min。

    揉肺俞操作同前。揉膻中操作方法同揉肺俞,穴位改成膻中穴。

    0 2 症见发热

    予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拿风池、清肺经。

    开天门∶操作者两拇指交替从患儿眉正中推向前发际,力量均衡柔和,30~50次,频率为100~200次/min。

    推坎宫∶操作者两拇指自患儿眉心向眉梢做分推,并以其余四指放于头部两侧固定,50~100次。

    揉太阳∶操作者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患儿左右太阳穴上揉动,向前揉为补,向后揉为泻,揉30次。

    拿风池∶操作者拇指与其余四指稍用力内收,提捏患儿两侧风池穴,用力应由轻到重,缓慢增加,共5次。注意操作时不能用指端与指甲内扣。

    清肺经操作同前。

    0 3 症见鼻塞、流涕等头面部症状

    予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掐揉耳后高骨。

    掐揉耳后高骨∶操作者两拇指或中指指腹置于患儿耳后高骨,揉3次掐1次,操作50次。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操作同前。

    0 4 症见咽痛、大便不畅

    可在基础取穴的同时加清大肠、掐揉板门。

    清大肠∶操作者一手虎口卡于患儿示指与中指间,另一手示指或拇指从患儿示指桡侧指根推向指尖300次。

    掐揉板门∶操作者拇指端或中指端着力,揉掐患儿手掌大鱼际最高点,揉3次掐1次,操作3min。

    0 5 症见呕吐

    补脾经、揉中脘、揉板门。

    补脾经:在大拇指指腹处顺时针画圈300次。

    揉中脘穴:用指端或掌根揉剑突至肚脐连线的中点200次。

    揉板门操作同前。

    四、预防调护最关键

    ①疫苗接种:及时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加强抗病能力;积极接种流感等疫苗,避免叠加效应;

    ②注意环境及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疫情期间做好个人防护,不去公共场所;

    ③勤洗手、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

    ④对于体质较弱的儿童,可采用中医非药物治疗方法,如推拿、药物敷贴、耳穴疗法、香佩疗法等提高免疫力;

    ⑤饮食宜均衡营养,可适当补充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及维生素;

    ⑥加强心理疏导,可使用绘画、音乐、运动、游戏等多种形式,缓解患儿紧张焦虑情绪;

    ⑦适量运动,保证睡眠、充足休息;

    ⑧如有发热等症状,先对症处理(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定期随访,不适随诊。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