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爸“冷酷”式教育,毁掉孩子一生!
“慈母多败儿”是流传在民间的一句谚语,这里的“慈”不是慈祥,而是对孩子一味地迁就、包庇、纵容。对孩子过于溺爱,会影响孩子的未来人生。
为了避免溺爱孩子,有些父母从“溺爱”走向了“冷酷”,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觉得,既然溺爱对孩子不好,那我们就对孩子冷酷一点。有句话叫“严师出高徒”,对孩子严厉一点,总归不会错吧。
“让他哭个够,别理他”,爸爸的“冷酷”式教育
林欣的儿子今年5岁了,这些年几乎都是林欣一个人带孩子,因为丈夫在外地工作,每个月只能回来1~2次。平日里,林欣对儿子很是娇惯,不舍得让儿子哭一声,只要儿子有要求,林欣几乎都会全力满足。
上周老公休假回家,一家三口去超市购物。5岁的儿子走到玩具区,看中了一个遥控汽车,闹着非要妈妈买。但是,家里已经有两个遥控汽车了,爸爸说什么也不允许。于是,儿子开始哭闹起来,躺在超市的地上打滚。
妈妈开始犹豫,轻声跟丈夫说:“给孩子买一个吧,难得带孩子出来一趟。”爸爸看到儿子躺在地上打滚哭闹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觉得都是妈妈给惯出来的,说什么也不允许买。林欣开始埋怨老公,说:“不就是一百多块钱的嘛,至于让孩子哭成这样吗?”儿子听到有妈妈帮腔,哭得更厉害了。
爸爸越听越生气,大声说:“让他哭个够,别理他!”林欣看到丈夫发火了,不敢再言语了,站在旁边不说话。
儿子在地上哭了十几分钟,看父母没什么反应,自己慢慢站起来,走到妈妈身后,拉着妈妈的衣服,继续抽泣。然后一家三口从超市结账回家,全程谁都没说话。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父母,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这种“冷酷”式教育。就是孩子在哭的时候,父母采取冷漠、无视的态度,来对待孩子,这种育儿理念叫:用强势来对抗强势。
这样的父母还引以为傲的说:这就叫“不打不骂,专治孩子哭闹”法!虽然这种方法效果不错,但却对孩子造成了终身伤害,甚至毁掉孩子的一生!
童年留下的阴影,需要孩子用一生去弥补
1、影响亲子关系
孩子哭闹的时候,只要父母在一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肯定会有不哭的时候。这并不是孩子懂事了,而是因为孩子哭累了,没有力气继续哭了。
有些孩子从初中开始,就有离家出走的想法。还有一些人,大学毕业后,宁愿自己在外地受老板的欺负,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回家找稳定的工作。因为他们觉得父母不懂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也失去了向父母伸手要的欲望。
还有一点,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委曲求全。尤其是女孩子,但凡有人稍微对自己好点,自己就陷入爱河。他们已经从小对这个家失去了希望,对父母失去了希望,未来自己的家庭,也很难经营好。
2、让孩子心理扭曲
你知道为什么有些孩子从小爱偷钱吗?
因为他们不敢跟父母要,他们心里有预设答案,那就是:就算我张口跟父母要,父母也不会给,不如我自己想办法。包括有些孩子,有心事从来不跟父母说,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都跟小时候父母的“冷酷”教育方式有关。
这些孩子长大后,缺乏同情心,对人对事都不太讲感情。就比如有些夫妻,说离婚就离婚,从来没有考虑过双方父母的感受,没有考虑过孩子未来的生活,只为解自己的心头之恨。
中国是一个充满感情的世界,亲情、友情、爱情,而那些从小接受“冷酷”式教育的孩子,对这些感情看得很淡。这种扭曲的心理,会让孩子成为社会上、职场中的“异类”。
孩子哭的时候,真的不该哄吗?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极端,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不同的情况要不同对待。
如果孩子只有一岁,他哭了你一定要马上去哄,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哭的时候大多数是因为不舒服,他们还不太会利用哭去满足自己的愿望。
孩子哭,有很多种原因,比如受委屈的哭、害怕的哭、疼痛的哭,如果孩子情绪特别激动,情感特别脆弱的时候,建议马上哄。不要管对与错,等孩子情绪稳定以后,你再去跟他讲道理。
比如孩子刚上幼儿园,正在经历分离焦虑时,一定要好好哄孩子;孩子的宠物狗死掉了,正在伤心的哭,一定要去安慰孩子。你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慢慢去接受一些事实。
就比如文章开头的故事中,孩子哭闹着想买遥控汽车,父亲不应该用“冷酷”的方式对待孩子。而是应该告诉孩子,爸爸不同意买,是因为家里已经有两个类似的遥控汽车了,而不是因为爸爸不爱你。你要让孩子明白,你不同意他买玩具的原因,而不是让孩子哭个够。
有句话叫“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如果你把孩子训练的不会哭了,那孩子以后可能真的就没糖吃了。
爸爸“冷酷”式教育,毁掉孩子一生!
发布日期:2022-12-28 11:22 来源:未知 浏览量:
次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