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自己”才是最好的方式

发布日期:2019-07-11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让孩子“做自己”才是最好的方式

      周一下午,一位妈妈带着孩子“气势汹汹”地冲进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主任医师杜亚松的门诊室。“杜教授,我的孩子小学常考100分,到了中学连90分都考不了,我说他几句,他就不学了,您看看这像话嘛!”

      “这个男孩是典型的过度焦虑。”杜亚松不禁叹气,如今在他的科室,因情绪问题前来就诊的青少年占了近1/3。不少家长一脸“无奈”:不是因为孩子病了,而是因为自己的孩子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在重压之下成长、成才。

      近乎“压榨”的教育方式、紧凑到“窒息”的学习生活、父母过于殷切的期盼……一座座“大山”压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可能还未等到他们“成龙成凤”踏入名校大门,便已早早地身陷情绪的泥沼。

      花季少女想要告别世界,只因“高知父母”的殷切期盼

      杜亚松清楚地记得,某知名大学两位博士生导师带着女儿前来就诊时的情形,年仅15岁的花季少女已在鬼门关前徘徊了四次。几经询问,杜亚松得知了缘由。原来,女孩喜爱画画,父母却极力反对,“我们都是学理工科的,你怎么会喜欢画画这种不着调的事儿?!”

      “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诊室内,女孩低垂着头对杜亚松说,她曾尝试过与世界告别,都没有成功。“想学画不让学,不想学理工科却偏要她学,你们就是这样做父母的?”杜亚松反问道。如今女孩已是中国美术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

      “这么好的孩子却差点毁在这对‘高知父母’手里。”杜亚松说,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很多家庭的头等大事,但对知识分子家庭来说,这件事似乎要更迫切一些。心理咨询师许波告诉记者,为人父母“望子成龙”很正常,但事实上,尊重孩子的兴趣,尽可能支持他,才是为人父母所要做的事。

      家长焦虑,孩子往往也跟着焦虑

      杜亚松所在的团队曾对2000年至2012年的科室病例做了总结性回顾。他发现,12年间,儿童情绪问题的就诊量从不到10%上升到了30%。其中,家庭行为模式的传递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家长焦虑,孩子往往也会跟着焦虑。”杜亚松解释,这就是所谓的家庭行为模式传递。而这代“80后”父母中之所以高产“焦虑父母”“鸡血父母”,既与他们的代际特征相关,也和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方式有关。

      常有“80后”调侃自己是“体验过很多‘第一次’的一代人”:作为改革开放后最年轻的一代,他们见证了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转型;身为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是向往独立、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小公主”;1999年中国大学开始扩招,他们又第一次搭上了接受良好高等教育的幸运列车,但却赶上了“毕业不包分配”的就业难题。可以说,“80后”一路从焦虑中走来。如今,已经为人父母的他们学历普遍较高,对教育的期待值、育儿的焦虑值也居高不下。

      家有“二宝”的余爸爸是沪上某高校青年教师,他所住的小区距离学校只有十分钟车程,因此住户大多都是同校教职员工。在这样一个满是“高知家庭”的住宅小区,却有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每晚7点开始,各种乐器声挨家挨户从窗口飘出,9点左右,分贝不一的“吼叫声”出现了,有的来自气急败坏的“老母亲”,有的来自恨铁不成钢的“老父亲”。焦虑的互相传递,不仅在于家庭内部,还有家庭与家庭之间。

      那么,在“高知父母”的光环或“阴影”下,在“焦虑父母”过于殷切的期盼下,孩子究竟该如何面对成长?许波的建议是“做自己”,但他强调,前提是父母要给孩子做“自己”的空间,而不是让他仅仅成为“父母的孩子”。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