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为啥这么难管?

发布日期:2024-02-05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青春期孩子为啥这么难管?

    导读:被称为“青春期心理学之父”的斯坦利·霍尔认为:“青春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阶段,孩子不仅变得尤为敏感,各种好坏思想与心理的碰撞,再加上父母未能正确引导,使孩子陷入抑郁情绪。”而这也是家长们认为孩子“青春叛逆期”难管教,孩子则抱怨家长不理解自己,矛盾频发的原因。

    “爸爸,从此以后我们互不相识,你不应该有我这样的儿子”,南京的王先生带着13岁儿子离家出走留下的纸条找到了民警求助。而在与民警沟通过程中,他还是对儿子离家出走一事深感不解:“我又没打他,就骂他几句而已,现在的孩子真是玻璃心!”



    幸好民警们通过监控,很快就在不远处的街道上找到了孩子,只是当他看到与民警一同赶到的爸爸时,抗拒地说到:“我不想回家!我爸又不喜欢我,我想去找我妈。”而爸爸听到后也激动地说:“你妈在北京,有本事你走路去找她!我白养你这么多年了,骂你几句都不行?”



    民警看到父子俩如此激动便分别对他们进行调解,在询问男孩为何离家出走,得到的答案是父母离异后,王先生对他极为严厉,考不好就被骂,有时还是在家长会上,当着所有同学家长的面儿,直言他“蠢笨”。

    而上了初中后,他想有自己的独处空间,但爸爸从不允许他关门,理由则是“你关着门,我怎么知道你在学习还是玩手机”。

    了解了情况,民警便规劝王先生应注意平日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如今孩子大了,更不能不顾及他的自尊心,否则只会激化彼此的矛盾。

    而王先生也没想到儿子原来对自己积怨颇深,经过这一次离家出走事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确实有问题。在向儿子道歉后,他也再三保证“我会反思自己,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式。”

    青春期孩子有哪些矛盾?
    根据中国新闻网发布的一项调查可知,因与家长沟通不畅而选择离家出走的青春期孩子并不少,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而青少年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更是指出:“青春期是成长的重要阶段,但很多父母都用错了教育方式,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矛盾一:依赖与独立的矛盾

    根据心理学可知,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大大增强,渴望不受家长的束缚,故而容易出现与家长对着干的情况。



    但又因为经济还未独立,心理发育未成熟、社会阅历不丰富,导致他们又不得不寻求家长的帮助。

    所以,这一阶段的孩子便处于既为独立而“战”,又必须依赖家长。如此矛盾的心理,让孩子的情绪起伏不定,稍有不顺心便发怒或抑郁。



    矛盾二:成人与幼稚的矛盾

    广州政协在对青少年心理发育与成长环境的相关调研结果显示,至少有75%以上仅12岁的孩子认为“我已经是大人”,且随着越接近18岁,占比也就越大。也就是在这种心理影响下,孩子们在思维方式、社会交往、行为举止等方面都表现得像大人般。

    不过,受到知识、社会与生活经验等局限性,令他们出现许多幼稚的思想与举动,甚至因此与家长发生矛盾,做出离家出走,甚至是轻生等冲动行为。

    矛盾三:自制与冲动的矛盾

    以斯坦利·霍尔在《青年期》里提到的观点,青春期的孩子在成人感与独立意识增强的时候,他们的自制能力与自觉性也随之提升。即在社会、生活行动中,约束自己遵守规则,完成属于自己的义务。



    但受到心智不成熟的影响,不时会因冲动而鲁莽行事。而这种自制与冲动的矛盾原本就令孩子的情绪不稳,若未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开导,很难走出负面情绪。

    从上文不难看出,孩子进入青春期,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影响,都会令他们的思想、行为、情绪等出现较大波动,衍生出诸多矛盾。若是未能了解、排解,不仅影响亲子关系,还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而李玫瑾教授在《青春期的心理问题》主题演讲里提到:“青春期对家长、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坎,但能否顺利度过,主要取决于家长。”

    如何与孩子一起顺利度过青春期?
    首先,以尊重、理解为前提。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不用担心经济问题,那么就会渴求尊重、自我实现等需求。而对于还不需要担心经济的孩子们,尤其是进入青春期时,对于获得尊重、理解,能实现自我价值等无疑是最重要的。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尊重是进行教育的前提。”所以,家长们不管是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还是顺利教育孩子,都应以尊重、理解作为前提。哪怕只是衣食住行等小事,也要询问孩子的意见,让他充分感受到家长对他的尊重,理解他的想法,如此才能敞开心扉,愿意接受教导。

    其次,真诚交流,沟通无碍。

    知名青少年心理专家约翰•科尔曼认为:“减少亲子矛盾的最佳方法就是拥有顺畅的交流。”正如许多家长抱怨“孩子越大越不愿意跟我们说话”、“孩子什么都不说,我们都不知道他怎么想”等,进而出现彼此不理解,矛盾、争吵不断。



    若想与孩子沟通顺畅,家长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以耐心、真诚进行交流,切不可端着家长的架子,而是以足够的同理心,设身处地的考虑孩子的状态,如朋友般平等交谈。

    哪怕是不认可孩子的某些观点,也不应武断反驳或者斥责,应鼓励孩子大胆表达的同时,耐心分析观点内容对错,找到理由,如此才能让孩子理解并记住,避免再次陷入同样的误区。

    如孩子向家长抱怨英语难学,家长首先要做到的不是批评他“蠢笨”、“别人为什么能学好”等,而是与孩子一起分析为何会让他觉得学英语吃力,找到其中问题所在,再有针对性的改善,如通过课外辅导班或向其他同学请教等。

    Tips:不管如何,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向家长倾诉所思所想,是被理解也是能得到帮助的方式。



    最后,给予充足的高质量陪伴。

    青少年心智教育专家曹廷珲在进行演讲时,多次向家长们强调“青春期的孩子也依然是孩子,他们也需要足够的陪伴”。

    就像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经过多年研究后发现,在孩子未成年或心智未完全成熟之前,父母的陪伴关系着孩子一生的幸福,因为陪伴关乎心理健康、习惯养成等。Tips:父亲影响女儿的择偶观、儿子的责任感与男性的认知;母亲则让孩子们更自信,更懂得如何爱自己与爱他人等。

    枕边育儿寄语:

    苏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里指出:“父母的教育、言行决定了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尤其是在复杂又重要的青春期,家长能否与孩子保持顺畅、交心的沟通,给予正确、合理的教导,是孩子能否平稳度过青春期,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关键!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