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夜啼,家长在家也能治

发布日期:2019-09-10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小儿夜啼,家长在家也能治


    夜啼是指小儿经常在夜间啼哭不眠,间歇发作或持续不已,甚至通宵达旦。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或每夜定时啼哭者称“夜啼”。本病多见于0-6个月小儿。

    小儿夜啼,家长在家也能治

     

    婴幼儿熟睡状态下是分泌生长激素的高峰期,因此足够的睡眠是小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睡眠不足,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也十分影响家人的休息。小儿推拿可以有效改善宝宝的睡眠,让宝宝健康成长!

    各位家长要注意的是:啼哭同时也是宝宝的一种生理活动。《万氏家藏育婴秘诀•啼哭》;“小儿啼哭,非饥则渴,非痒则痛,为父母者,心诚求之,渴则饮之,饥则哺之,痛则摩之,痒则抓之,其哭止者,中其心也。如哭不止,当以意度。”《幼幼集成•夜啼证治》说:“凡夜啼见灯即止者,此为点灯习惯,乃为拗哭,实非病也,夜间切勿燃灯,任彼啼哭二三夜自定。”

    小儿夜啼,家长在家也能治

     

    小儿夜啼可能是饮食不足或过饱饮食,身体疼痛,尿布潮湿未及时更换,环境或衣被过冷过热,均可引起小儿不适而啼哭,采取相应措施后则小儿啼哭即止。

    有些小儿因不良习惯而致夜间啼哭,如夜间开灯方寐,摇篮中摇摆方寐、怀抱方寐、边走边拍方寐的习惯等,注意纠正不良习惯后啼哭即止。

    排除小儿不适和不良习惯导致哭闹后,小儿病理性夜啼以脾寒、心经有热、惊吓、食积为发病原因最为常见。其病机为:

    1、脾寒

    脾为后天之本,喜温恶寒,若脾胃失调,脏腑受寒,寒邪潜伏于脾;或患儿素禀虚弱,脾常不足,若护理略有失宜,寒邪内侵,至夜阴盛,脾为阴中之阴,阴胜脾寒愈盛,寒邪凝滞,气机不通,故入夜腹痛而啼。

    2、心经热

    小儿五脏特点常表现为心肝有余,而脾肾不足,心属阳主火易生心热;乳母平时恣食辛辣肥甘,或焦燥炙煿动火之食物,或过服性热之药,火伏热郁,积热上炎。心主火属阳,阳为人身之正气,至夜则阴盛而阳衰,阳衰则无力与邪热相搏,正不胜邪,则邪热乘心而致夜间烦躁而啼。

    3、惊吓

    小儿神气不足,心气怯弱,如有目触异物,耳闻异声,使心神不宁,神志不安,常在梦中哭而作惊,故在夜间惊啼不寐。

    4、食积

    婴儿乳食不节,内伤脾胃,“胃不和则卧不安”,因脾胃运化失司,乳食积滞,入夜而啼。

     

    推拿处方

    常见的小儿推拿处方有:清补脾经、揉板门、清大肠、运内八卦、摩腹、揉中脘、按揉足三里、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揉天枢、推下七节骨等。针对不同病机所引起的儿童夜啼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小儿夜啼,家长在家也能治

     

    小儿夜啼,家长在家也能治

     

    小儿夜啼,家长在家也能治

     

    小儿夜啼,家长在家也能治

     

    小儿夜啼,家长在家也能治

     

    小儿夜啼,家长在家也能治

     

    小儿夜啼,家长在家也能治

     

    小儿夜啼,家长在家也能治

     

    小儿夜啼,家长在家也能治

     

    小儿夜啼,家长在家也能治

     

    小儿夜啼,家长在家也能治

     

    1、脾寒

    主证:睡喜俯卧,曲腰而啼,啼哭声音低弱,面色青白相兼,在鼻唇周围色青尤甚,手足不温,得热则舒,不思乳食,大便溏薄,伴肠鸣,小便清长,口唇湿润,苔薄白,小儿指纹青红。

    治则:温中健脾

    小儿推拿处方:补脾经 揉外劳 揉一窝风 掐揉小天心 掐揉五指节 推三关 摩腹 揉中脘

    2、心经热

    主证:睡喜仰卧,哭声较响,见灯火则啼哭愈甚,目内外眦肿,烦躁不安,小便短赤黄,或大便秘结,口舌生疮,面赤唇红,舌尖红,舌苔白,脉数有力,小儿指纹红紫。

    治则:清心降火

    小儿推拿处方:清心经 清肝经 清小肠 清天河水 揉内劳宫 揉总筋

    3、惊吓

    主证:睡中时作惊惕,梦中啼哭,神色恐惧,稍有声响则惊啼不已,唇与面色乍青乍白,紧偎母怀,山根青,头发竖,无光泽,胆小,易惊吓,脉乍来乍数。

    治则:镇惊安神

    小儿推拿处方:清肝经 清心经 清肺经 补脾经 运内八卦 掐揉五指节

    4、乳食积滞

    主证:夜间阵发啼哭,脘腹胀满,呕吐酸腐乳块,睡前不能平卧,大便酸臭,舌苔厚,小儿指纹紫。

    治则:消食导滞,健脾和胃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